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602章 留足不留头

第602章 留足不留头(1 / 2)

钱谦益还没读完内阁诏令,周围已是一片哗然。

新近归降的江西各府县官员,纷纷大声嚷嚷,怀疑自己是否听错。只有原先从辽东入关的官员保持沉默不语。

“禁止缠足?成何体统!”

“如此伤风败俗之事,怎可为新朝雅政?”

“只有蛮夷之人才不裹足!大齐焉能如此?简直是有辱斯文!”

······

刘招孙望向底下大臣,对钱谦益张溥等人道:

“诸位,对内阁出的禁缠足令有任何异议,可先与大学士,翰林院修撰商议,若还有不明之处,再来询问朕不迟,诸位,请便。”

太上皇退居幕后,钱谦益和张溥被顶到了前头。

东方祝端来一壶龙井,刘招孙坐在龙椅上,一边喝茶,一边悠然看两边斗嘴。

钱谦益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道:“诸位,诸位!”

“诸位稍安勿躁,别吵了!听我一言,”

袁继咸挥手让身后官员安静下来,众人一起抬头望向大学士。

“诸位,禁止妇人缠足,不是什么新政,当年吾皇镇守辽东,便有这项政策。凡女子,皆不得缠足,如此,女子便可与男子一般劳作,后推行至北直隶,山东各地····施行已有十年了,如今江西既下,吾皇当然要一视同仁,不得偏废·····”

南赣巡抚刘武元怒道:“钱牧斋!一派胡言!女子缠足,自古而然,有明一代,只有浙东丐户注释1,男不许读书,女不许裹足。莫非是说我朝女子都是丐户不成?!”

张溥与钱谦益属同一阵线,此时自然不能沉默,立即反驳道:

“刘巡抚既是大齐臣子,何必以前明类比,若是卷念前朝,可去投奔左良玉。”

刘武元被张溥怂的哑口无言,脸上青一块红一块,只得忿忿退下。

江西掌印都司柳同春气愤不过,他推开刘武元,上前道:

“吾乡风俗,男十岁,勿内宿;女七岁,勿外出,圣天子既有言在线要遵守旧制,这缠足便不能改。”

南康府知府胡有升道:

“对极,正所谓一弯软玉凌波小,两瓣红莲落步轻。以妓·鞋行酒,脱妓鞋,置酒杯其中,使坐客传饮,名曰鞋杯,此为人生一大乐事也事见《渔矶漫抄,又见沉德符《敝帚斋余谈。”

另一位讲究风雅的江西官员出来道:“诸位可知,福建漳州之女,皆为小脚,必倚杖而能行,遇有婚嫁丧事,若女子前往,必须每人皆持一杖,相聚成而林,知道这是为何吗?”

钱谦益张溥都不说话。

那官员道:“皆因原先本地民风粗野,女子不守妇道!朱文公朱熹出任漳州知州时,有感于漳州仕女伤风败俗,因此,制定法令,命令女子必须缠足,以此让她们不得顺利行走,这才有了今日漳州淳淳民风!难道,你们连朱文公都不能容忍,连圣贤之言都要违背吗!”

搬出朱文公来,钱谦益张溥顿时被震住,一时竟无言以对。

刘招孙见两位臣子被说的哑口无言,放下茶杯,询问此人是谁,东方祝低声道:

“圣上,这是倪元路,字汝玉,号鸿宝,乃是浙江绍兴府上虞人,本是南京国子监祭酒,率兵救援九江时,被我军擒获,投降已有多日。”

太上皇微微颔首,没想到在南昌还能碰见赫赫有名的明末内阁大人物。

在原本历史上,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后,倪元路上吊殉国,给崇祯皇帝和大明王朝殉葬。

这样一位人物,或多或少也有点风骨,没想到竟然投降了自己,可见南明气数已尽。

“对付他,还得靠大祭司,大祭司。”

大祭司弗朗西斯科立即上前,毕恭毕敬,等待太上皇下令。

“大学士和翰林院修撰都不行了,该你上了,去告诉这些儒生们,坚持信仰的代价是什么。去吧,”

弗朗西斯科点点头,碧蓝色的眼眸中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他立即从太上皇身后走出,走到一群大齐文官面前,抬头望向倪元路,用不甚流利的河南话道:

“尊敬的绅士先生们,中世纪理学的信徒们,本人是齐国大祭司佛朗西斯科,诸位可以称呼我老福,本人掌管我国各类宗教事务,包括但不限于程朱理教,以及这个······”

葡萄牙人想了一会儿,才想好措辞:

“以及你们信仰的这个三寸金莲教。”

一众江西官员像傻了似得,呆呆望着眼前这个金发碧眼一口河南话的红毛夷。

虽然知道此人乃是太上皇左膀右臂,地位与大总管东方公公不相上下,然而出于天朝对外番蛮夷的本能鄙视,有些官员还是忍不住骂道:

“蛮夷之人,如何知我天朝国情,你不配与我等士大夫坐而论道!”

“下去!圣人之生也天行,你一个红毛夷!哪里知道圣人的事情,下去!”

老福对江西官僚们表现出来狂妄挑衅,并没有感到一丝生气,他仍旧站在原地。这时钱谦益开口道:

“大祭司为我大齐立下汗马功劳,诸位当慎言,虽是议事,也不可辱没斯文。”

倪元路也道:“圣人有言,夷狄入中国,则中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帝国风云 赝品太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红楼大贪官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