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601章 禁缠足令

第601章 禁缠足令(1 / 2)

广德元年三月底,太上皇的行銮,由湖广武昌前转至江西九江。

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从辽东、北直、湖广各地向九江集结。

九江这座赣北重镇,成为帝国征战江南、平定江右的大本营。

三月二十九日,太上皇于行宫原九江总督衙门接见降臣袁继咸。

在对九江总督一番勉励后,正式委任袁继咸为大齐兵部右侍郎兼湖广督师,负责江西各州府招降,同时封袁继咸之妻商氏为三品诰命夫人,袁继咸之子亦被授都督府前卫副千户之职。

先前对袁临侯承诺的“封妻荫子”,全部予以兑现。

袁临侯长跪在地,感激涕零向太上皇谢恩:“臣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以报答陛下知遇之恩!”

袁继咸口音多少有些客家话的影子,刘招孙于是又想起故人。

“袁公,朕第一眼见你,便觉你与袁少保颇相像,国家有事,常思袁崇焕,若袁崇焕还在,大齐不止于此。”

太上皇泪眼婆娑,良久之后,他上前握住袁继咸的手,再次嘱咐道:“江西大事交付于你,临侯预计,多久可以收复江西全省?”

袁继咸沉吟片刻,胸有成竹道:

“江右民风彪悍,忠于明国者,十之六七····许臣兵马钱粮,预计三月江右可平而明贼可灭!”

刘招孙紧紧攥住袁临侯的双手,笑道:

“果然是袁少保的本家啊,说话语气都是一样,好,好,朕给你钱粮,惠登相由你指挥,给你三月。”

三月下旬,督师袁继咸闭门谢客,夜以继日给他在江西各府县的门生故吏、同年旧友写信招降。

江西共有南昌府、广信府、饶州府、瑞州府、袁州府、临江府、抚州府、建昌府、吉安府、赣州府、南安府,加上一个宁州,共计十三府一州六十六县,超过一半知府知州知县,都与袁临侯有交情。

明代江西文脉昌盛,正所谓士子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袁继咸又是江右公认的大儒,类似于钱谦益在江南文人中的地位。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接下来几日,九江府城辖下德安、瑞昌、湖口、彭泽、德化五县,纷纷归附,四月初八日,齐军第一兵团兵不血刃占领九江府各县。

初九日,紧挨着九江的南康府也开始向大齐靠拢。

南康知府吴凤起派人送来书信,与袁督师商议归附大计。

十二日,南康府城守军诛杀主将,开门迎接齐军入城,据说府城明军的军饷已经被拖欠七个月了。

南康辖内各县陆续归降。

江西震动。

就在齐军高歌勐进,准备乘胜占领南昌府时,意外发生了。

前锋惠登相竟然准备再次反水!

起初,惠登相在武昌投降后,成为齐军先锋,兵临南昌,金声桓诈称有齐军马步二十余万旦夕将至,并以屠城为威胁,要求南昌守军放弃抵抗。

南昌城内的江西巡抚旷昭忧惧不堪,解印而逃,各官吏士绅也相率出城,城内大乱。

四月十四日,惠登相前锋几乎未遇抵抗,便占据江西最大的城市南昌。

惠登相乘胜追击,继续南进,相继攻占吉安、广信、抚州、袁州等府,至广德元年五月攻取了江西全部十三府中的五个,为大齐立下汗马功劳。

在江西近半疆土平定之时,惠登相自以有功,请求太上皇另颁敕书,授予他“节制文武”“便宜行事”的权力。

这份奏疏还没送到刘招孙手里,就被兵部卢象升等人驳回,因为惠登相这要求实在太过荒诞。

须知大齐只任命过袁崇焕、赵率教两人在倭国便宜行事的权力,再无其他人。

惠登相不过降将,太上皇让其领兵打仗已是格外开恩。

于是任命他为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并让他遵从抚、按节制。

同时,与此同时,卢象升钱谦益等阁员提议,任命康应乾侄子康敬修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地方,监理粮饷。

这样的任命颇为合理,用心腹牵制降将,抓住钱袋子和粮袋子,避免武将反叛。

惠登相自然不会这么想。

他虽是明国降将,到底是左良玉旧部,骨子里匪气一点不改。

江夏被攻克后,第五兵团训导官邢忠义狠狠敲打了马进忠,差点把马总兵吓死。

可惜还没来得及敲打惠登相,兵部便将此人调往前线“戴罪立功”。

毕竟国家用人之际,这样做也可以理解。

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小小过失,差点让太上皇在江西的事业功亏一篑。

新任江西巡抚于泽天、巡按成学东,属于大齐官僚中保守派,两人都是开原走出来的基层官吏,靠着功绩一步步升到巡抚巡按位置,作为帝国体系的受益者,他们对《齐朝田亩制度自然无比拥护。

偏偏这两个人被内阁顽固派乔一琦、王化贞廷推推到了前面,巡抚江西。

当然,这次廷推的所有程序,都是合理的。

于、成两人刚刚上任,便照搬大齐在山东、北直隶的做法,先对他们认为私产最多的惠登相下手,等太上皇获知此事,紧急叫停时,两位酷吏,已经将惠登相府邸的银子古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帝国风云 赝品太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红楼大贪官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