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718章 齐皇刘堪,你忘了先帝一统全球的遗愿了吗!

第718章 齐皇刘堪,你忘了先帝一统全球的遗愿了吗!(2 / 4)

勋贵府邸,今夜显得格外冷清。

各家各户早早熄灭了灯火,关上了大门,值夜的更夫像是得了什么消息,纷纷绕过这片文臣武将住宅区。

邓长雄家位于大功坊核心区域,这是一座五进的大宅,据说是前明户部尚书的府邸。

走过前庭,过了天井,庭院深深,穿过长廊,最靠里面的一间厢房内,鲸油灯忽明忽灭。

几名身形挺拔的卫兵站立门口。

厢房内,一群武人围着张八仙桌,一边喝茶,一边正在低声商议什么。

须发花白的邓长雄眯缝着眼睛,一手把玩着两个核桃,一手捧着茶壶,加之身穿便服,完全看不出这是大齐最有权势的武将。

“邓大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只要你一句话,哥几个都跟你干!”

说话的是蒲刚,他一拳砸在桌子上,茶杯和茶壶撞在一起,叮当作响。

“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王增斌翻了蒲刚一眼,不无威胁道:“太上皇生死不明,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蒲刚身旁另一个蒙古武将道:“为了太上皇,为了大齐,咱必须做点什么?”

面相沉稳的吴阿衡看一眼蒲刚,悠悠道:“水师被裁撤一半,老子都没说什么,你们一个个五五嵴六兽的。”

蒲刚针锋相对道:

“你们海军天天有仗打,伙食好,银子又拿得多,裁得人最少,你当然不在乎!”

眼看一桌子人就要吵起来,邓长雄轻咳两声。

“咳咳,听我说几句,”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

“你们还记得当初是为何跟着太上皇打仗吗?我,邓长雄,当年是在萨尔浒,见到了几万人像割草一样,没了,”

邓长雄大手一挥,做了个割草的动作。

“太上皇横空出世,救了很多人,后来,到了辽东,他又救了很多人,太上皇当时和别的军头,和祖大寿、李如柏不同,所以,我才跟着他,一直到后来。”

众人默然无声,各自陷入了回忆。

“太上皇在倭国的事情,咱们不去说,不去理会,或许大齐是时候要换条路走了····新皇帝还小,他有他的想法,有他的主意,咱们作为老人,应当支持他,裁军也好,赋闲也罢,只要咱们能有个安稳归处,于国于民,都是好的。”

蒲刚怒道:“胡说!太上皇若还在,绝对不会让小皇帝胡作非为,他刘堪要干什么!他要废掉田亩制度,要重新养活地主,重新考八股文,要建什么军机处,要让文官重新骑在我们头上,若是我们把兵权丢了,就什么都没了,大齐就会毁在我们手上了。”

蒲刚指着头顶上空,信誓旦旦道:“等我们死了,有何面目下去见太上皇!”

第十四兵团统帅,即将被广德帝赶回科尔沁牧羊的昂格尔攘臂附和道:

“说得对,当初尊称太上皇为天可汗,各部落自愿归附开原,是因为太上皇为我们外藩考虑。现在,小皇帝放弃倭国,对科尔沁也不管不问了,大汗布木布泰无故在南京自缢,至今不得下葬!长生天会降怒大齐!必须和广德皇帝好好聊一聊。”

“蒙古人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所以我大胆提议,不如让皇帝将大权还给两宫太后,最好给慈圣太后,她老人家出身朝鲜,应当不会过分偏袒汉人,不会轻易放弃我们这些外番····”

蒲刚摇头道:“蒙古包没有天窗,长公主对这个弟弟很是不满,长公主是太上皇与慈圣太后所生,与其联合太后,不如直接联合长公主····”

蒲刚兀自滔滔不绝,周围其他将领都张大嘴巴,呆呆望着这个最激进的统帅。

“说完了没!”

邓长雄忽然拍桉而起。

“还嫌不够乱,想当董卓还是想当金应河?!好不容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你们为一己之私,竟然说出这种话!”

邓长雄环顾四周:“谁想谋反,就先杀了我!”

十多年前,在决定大齐未来走向的博弈中,金应河成为某股势力的棋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蒲刚长叹口气,摇头道:

“什么一己之私,等裁军命令传到各军营,战兵们可不会讲道理,到那时就不是哗变那么简单了。”

邓长雄冷冷道:“几十万人,中间出几个叛逆,在所难免,我们管不了!不过,请放心,广德帝有禁卫军,还有三大兵团,些许叛乱,不成气候!蒲刚,不要重蹈金性格杨通的覆辙!”

“你,你这是害了大齐!”

蒲刚拂袖而起。

“好!你们继续做忠臣,我去找帮手,先把那个碍眼的国舅除掉再说!”

“李定国,你也要来逼朕杀国舅?你也要来逼宫吗!”

文华殿。

李定国风尘仆仆万里驰驱,从殷州赶回大齐,于昨日到了南京。

这位忠心耿耿的总督,来不及向太上皇报喜,来不及献上他这些年在殷州猎获的欧洲人头皮以及各种花里胡哨的殖民地特产,便先遇到了国舅当街杀人,南京叛乱的突发事件。

在赶往紫禁城的路上,他听说殷州已被朝廷抛弃,帝国计划裁军二十万,武将诸多特权受到打压……这也是本次南京骚乱的根本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烽火晋察冀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赝品太监 舍弟吕奉先 红楼大贪官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