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406章 吴三桂北上的条件

第406章 吴三桂北上的条件(2 / 2)

之前想象的还要不堪,若不能攻下临清,慢说是左良玉,怕是标兵营也要·····”

“也要哗变是吗?”

刘宗周惨笑一声。

四月份弘光朝廷筹划北伐,好不容易筹集得两百三十万两军饷,给几位阁臣分润之后,剩下一百万两,出了京师,便剩下六十万两,最后发到五万兵士手中的只有每人二两银子,连来回的盘缠费都不够,也难怪这些兵士沿路不停抢劫。

让丘八卖命,就要给他们银子,给很多银子。这些道理,刘督师当然懂,只是,他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按祖宗旧制,只有安葬先皇皇后,自己所拥立的弘光皇帝才算真正坐稳了皇位,弘光朝廷的合法性——尽管只是表面合法性——才能得到天下承认。

不过看临清当下攻守态势,便是刘宗周这样的人,也能看得出北伐军一时半会儿难以攻破。

可是,先皇葬礼不能再拖下去,恢复神京也必须尽快完成。

就在刘督师一筹莫展时,帐外传来卫兵的叫喊声,说是辽西总兵官到了。

几人相互看一眼,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来的是吴襄的长子吴三桂。

此子刚继承父亲官衔,被弘光皇帝封为辽西总兵官——虽然山海关现在根本不在他们手里。

刘督师思索片刻,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

“请吴总兵进来。”

片刻之后,卫兵李升引着个风度翩翩、身材高大的少年将官走进大帐。

全身披甲威风凛凛的吴三桂刚走进来,便引起众人注意,史可法、李景才等人纷纷朝他望去,都被这英俊少年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所吸引。

“末将吴三桂,叩见督师!”

刘宗周连忙上前,一把扶起吴三桂,他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年轻总兵,啧啧称奇道:

“好啊,好,两环吴襄字把你托付给我,晃眼过去,你都长成大人了!”

武定皇帝镇压张春叛乱前后,流落高邮老家的辽西副将吴襄见败局已定,知道刘招孙绝不会饶过自己,遂忧愤交加,最后竟在高邮驿站中一命呜呼。

吴襄死后,追随他从辽西逃入关内的一千余兵士家丁,纷纷拥戴少主吴三桂为将,继续盘踞高邮——脱离吴家,这些辽西兵只能跟着李献忠去当流民。

吴三桂今年刚满十六岁,他虽是少年,却已勇冠三军,在打仗这方面胜过他老爹吴襄百倍。

天启元年,流贼东犯,刘芳亮过潼关进入河南,一路东进,前锋一部甚至逼近扬州,南直隶大恐,吴三桂亲率一千五百辽兵于丰城大破流贼,使其止步于运河,未能染指江淮,保住了一方太平。

此战过后,吴三桂在弘光朝廷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他也成了正儿八经的大明总兵。

不过他的辖区被划在辽西,说是等北伐成功,便将辽西赏给吴家人。

这次出兵北伐,吴三桂率麾下辽西兵连同南直兵共有三千多人,较之左良玉,吴总兵军律森严,这些辽西兵只是抢粮抢钱,从不乱杀人。

“刘督师眼下处境,末将都已经听说,”

众人注视下,吴三桂稍显稚嫩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

“末将愿率麾下辽兵护送大帅北上,收复神京····“

刘宗周大喜过望,他早看出这少年不同寻常,将来定非池中之物。

关键时候,此子竟能如此忠君爱国,像这样的武将,放眼大明,已经很少了。

“你父亲在世时,便常给本官说,做生意可以昧着良心,领兵打仗却一定要对得起圣上,要对得起天下百姓,”

刘宗周情绪激动,有些无与伦比:

“粮草军饷呢?”

“末将自行解决,不会为难督师。”

“好!果然有一个能做事的,我大明·····”

吴三桂打断刘宗周,环顾帐中各人,目光落在史可法身上。

“末将有个条件,”

刘宗周微微一愣,连忙道

“但讲无妨,老夫能帮的,定会帮你,”

“到了京师,安葬先皇之前,末将要求先掘刘贼陵墓,刘贼已然天诛,粉身碎骨,不过他的妻子张嫣,还有一众部将还葬在皇陵,便将挖出来鞭尸,挫骨扬灰,以报祖家吴家之恨!”

第406章 吴三桂北上的条件

最新小说: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烽火晋察冀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红楼大贪官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裂石响惊弦 舍弟吕奉先 赝品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