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323章 六月花开疆

第323章 六月花开疆(2 / 2)

不过平辽侯判断欧洲人不敢为了对日贸易就和开原军大打出手。

当然,这只是他的判断而已,刘招孙并不是神,事实上,他的判断,经常会出现错误。

按照牛关条约第七款,戚金向石见银山派遣两千战兵驻守,协助当地矿工开采银矿。

石银矿山位于日本岛根县,是战国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前期日本最大的银矿山,根据岛津氏的描述,该矿年产量最高时,约有百万两。

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时的主要资金,便是源于此处。

关原之战后,石见银山被江户幕府纳为直辖领,派驻银山奉行管理。

江户初期,石银矿山已经开始渐渐枯竭,仍然以年产四十万两的产值,提供幕府对外推动朱印船海外贸易的财源。

除了军事控制、商业榨取外,文化手段也必不可少。

按照平辽侯的设计,等到五百名私塾先生抵达九州后,便将开始在九州各藩学校中全面推行大明官话,教授倭国幼童大明官话,教授他们各种中华礼仪制度。

等军事商业稳定下来,九州境内倭民须像大明百姓一样,穿戴大明衣冠,说大明官话,行大明科举,让这些数典忘祖的徐福后代们好好沐浴沐浴王道教化,知道老祖宗是谁。

当然,即便岛国文化天生慕强,尽管已经有萨摩藩这样的良民在先,然而九州岛上毕竟有六百多万人口,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

平辽侯下令召集康应乾尽快赶往九州,在塘报里强调说要给老康委以重任。

刘招孙记得自己当年曾许诺康应乾,让他做个西南王。

可惜奢安之乱迟迟未平,这西南王是做不成了,不过让这位专注阴谋权术的老下属在日本建功立业,也属实不错。

他让康应乾先别琢磨天启皇帝禅让的事,而是集中精力在九州搞几起大案,驯服九州各藩的武士阶层。

具体手法,完全可以参考满清在江南制造的文字狱。

考虑到倭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底蕴,从唐朝便开始暗中和中国较劲,时刻等待时机咬你一口,所以,对付他们,不是简单威逼利诱一番就能真正同化的。

所以,焚书坑儒也是不能少的

目前开原军投送的极限只有两万人,再多的话,开原在辽东和北直隶的防务便会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

于是,投降开原的萨摩、肥后诸藩组成皇协军,负责协助开原军维持各地治安。

按照平辽侯要求,所有驻岛部队战兵都必须学习倭语。

此举为方便以后与当地倭民打交道。不要求熟练掌握,至少要会说下面这几句:

“立止!!”

“!!”

“銃撃殺!!”

“前案内豚肉全部出!!

最后,刘招孙决定将九州改名,将其划入大明,成为大明第十四省,省名暂不确定。

孙传庭、袁崇焕力劝,建议不要将九州列为单独一省。

“至少要将其划分为三块,或者分为三个府,归于辽东管辖。”

袁崇焕引经据典,并分析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初衷:

“九州山河形便,极易割据称雄,自元代始,行省皆以军事控扼为目的,不以山河为界,不顾百姓生计所需,所以才有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之局面。”

平辽侯微微点头,孙传庭接过话头,补充道:

“如河南行省,统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

“汉中被划归陕西,使巴蜀之地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这便是以北制南。”

乔一琦总结说:“只有消除扼险而守、割据称雄,开原才可更好控制九州。”

平辽侯综合各方意见,最后决心将九州岛划分为三府十五县,同时由康应乾、岛津忠恒、袁崇焕三人分别兼任三地首任知府。

最新小说: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烽火晋察冀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红楼大贪官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裂石响惊弦 舍弟吕奉先 赝品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