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313章 关原合战

第313章 关原合战(1 / 2)

关原合战被推迟到了腊月二十日。

据说是因为幕府军内部出现了叛徒,大阪城中的天主教徒临时发动起义,征夷大将军需要先去解决“他的家务事”。

刘招孙对幕府的这种爽约行径并不十分介意。

平辽侯正好乘着这段时日,积聚更多的军队,给关东各藩致命一击,通过一场大胜震慑倭国及周边势力,从而让幕府无条件接受他提出的牛关条约。

腊月初六,开原军结束在三河藩的短暂休整,全军拔营,向美浓关原挺进。

关原其实是一个小小盆地。

它位于本州岛中部,北面为伊吹山,西面是笹尾山、天满山,西南为松尾山,东南则为南宫山。

此地为连接西北方向的北陆道、东南方向的伊势的要道,是进行野战的绝好场地。

二十二年前,德川家康率东军在此击溃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丰臣氏西军,从而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

二十二年后,大明太师、平辽侯、征夷大将军刘招孙,将率大军在这里击败幕府联军,确立他一手主导的东亚新秩序。

初六日,各军抽调夜不收先行,骑兵团派出大股骑兵掩护各军侧翼。

滚滚精骑踏着松尾山山道薄薄积雪,从整齐行进的战兵纵队旁边呼啸而过。

炮兵、步兵、骑兵、辅兵组成一字长龙,连绵不绝,行进中的队伍从三河藩平原向北延伸到松尾山,首尾相距百里。

结了冰的山道上,辅兵们推着一架架野战炮缓缓行进,耳边不时传来骑兵挥鞭叱咤声。

刘招孙弓身骑在马背上,举目四望,感觉恍惚回到了穿越之初的萨尔浒战场。

孙传庭、袁崇焕乔一琦等人骑马并行,簇拥在平辽侯左右。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要建立这样的不世之功,此战过后,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刘招孙望着山道上艰难行进的火炮,发出悲天悯人的感慨。

孙传庭从九州一路走来,沿途所见,开原上下,从工坊到训导司再到战兵代表,从辽人到蒙古人,大家几乎都陷入狂热状态。

不过听平辽侯这样说,孙传庭倒不觉得刘招孙虚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平辽侯所思所想,已经不是自己所能理解的了。

这时只听马士英低声道:

“此战过后,平辽侯位极人臣,时也运也,回京之后,须让天启皇帝行禅让之礼,之后登基称帝,改元建制,一切水到渠成。”

马士英一开口,其他人也不愿落后,纷纷劝进。

乔一琦表态道:

“马知州所言甚是,建议先召康监军回京,让他先在京师造势。”

吴阿衡接着道:“末将誓死追随刘总兵。”

孙传庭见三人都已开口,便硬着头皮道:“三位言之有理,平辽侯,此事须提早准备,下官听闻京师有些异样,小皇帝趁着平辽侯远征,竟然联合勋贵京官,密谋策划,恐对开原不利。”

刘招孙笑着望向一众部下,沉默不语,最后将目光落在走在后面的袁崇焕身上。

“袁都察,你以为呢?”

袁崇焕神色不变,过了一会儿,才道:

“下官以为,京师变故不足为虑,当前还是要以关原之战为主,等仗打胜了再思虑下一步。”

刘招孙微笑点头。

隆隆的马蹄声响彻本州山地。

剽悍的战甲骑兵、精良的铠甲装备,骑兵营的形象令松尾山周边的倭国百姓深深震撼。

这也难怪,和那些矮小的武士、孱弱的果下马相比,高头大马的开原骑兵无疑是天神下凡的存在。

开原骑兵刷新了倭人对骑兵的认知,被开原军容震撼的倭国百姓们,不由为幕府将军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

“这次来的都是巨人啊,不知道德川家的傻儿子能不能逃走。”

农民口中的德川家的傻儿子指的便是二代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

在普通百姓眼中,二代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都是个纨绔子弟。

与乃父德川家康相比,德川秀忠资历能力都不可与之同日而语,用虎父犬子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二十二年前的关原之战,德川秀忠因为进攻信浓上田城受阻,没能及时赶上家康领导的各藩合战,差点被他父亲斩首。

众所周知,德川秀忠沉湎女色,受妻子阿江怂恿,他派人在天妇罗中下毒,毒死了自己父亲,接着以大不敬的罪名流放自己的兄长,平辽侯东征日本前夕,二代征夷大将军正致力于迫害日本境内的天主教徒。

如果不是刘招孙介入,德川秀忠通往权力之巅的道路会一如既往的顺利坦荡。

当然,现在已经不是顺不顺利的问题了。

刘招孙对日本历史所知不多,穿越之前,他一度以为,战国历史基本等同于“村长互殴”。

这段时日恶补过相关历史知识后,穿越者及时纠正了这一观点,他不再将日本大名之间的战争等同于村民的械斗。

而是乡长、镇长之间的械斗。

刘招孙还深刻认识到:

“由国土狭隘、多灾多难之上产生的各种卑鄙残忍,慕强变态,这,就是岛国的原罪。”

最新小说: 赝品太监 杜林日记 大汉小吏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十国江山风月 帝国风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红楼大贪官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