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294章 天启皇帝的计划

第294章 天启皇帝的计划(1 / 2)

平辽侯旧疾复发的第二天,天启皇帝的手敕和赏赐便送到了太师府。

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王承恩,一边恭恭敬敬的捧着圣谕,一边指挥小太监把皇上赏赐的礼物抬到平辽侯面前:

“谕刘太傅:朕数日不见太傅,闻调理将痊可,兹赐银八十两、蟒衣一袭,用示眷念,太傅其钦承之。”

刘招孙率金虞姬等人领旨谢恩。

天启皇帝对刘太傅关怀备至,御赐的礼物也是精心准备。

鲜猪一口、鲜羊一腔、甜酱瓜、茄、白米两石、酒十瓶、银八宝八十两、甜食两盒、干点心两盒、割烧一份。

平辽侯让沈炼、吴霄将礼物收下,率众再次向皇帝叩拜谢恩。

等平辽侯跪拜完毕,十五岁的王承恩快步上前,一把扶起刘招孙,口中连道:

“刘太傅快快请起!圣上在宫中挂念太傅,听闻太傅有恙,今儿一大早就派咱家来了。”

刘招孙和颜悦色道:“圣天子眷顾,臣不胜感激。”

平辽侯靖难之役中,厂公许显纯被杀,田尔耕、刘若愚、李永贞等人亦被斩尽杀绝。

司礼监中排得上号的公公都死的差不多了,活着的太监要么年老体衰,要么是像王承恩这样的小辈,大都不堪用。

王承恩作为信王从小在一起长大的玩伴,作为朱由检的亲信,因此备受重用,天启皇帝刚一登基,他便直接升为司礼监大太监。

刘招孙见王承恩不过十四五岁,又没有参与许显纯刺杀之事,所以没对他下手,让这人做着司礼监头头。

王承恩人小鬼大,也很识趣,在天启面前没少替刘太傅说话。

宣读圣谕的时候,王承恩偷偷朝四周张望。

太师府和往常一样,没什么改变。

王承恩之前见过的马士英、乔一琦等人,都笑吟吟望着自己。

尤其是马士英,还跑过来和自己寒暄,听说和王承恩是同乡,便更加热络起来。

王承恩对刘招孙手下这个话痨颇为不满,然而毕竟是在太师府,他也不敢发作,只好左顾右盼,有一搭没一搭无的和马士英闲聊。

王承恩忽然瞥见站在刘太傅身后的一个女子马面裙竟有些不整,须知聆听皇帝口谕,衣冠不整乃是大罪。

王公公正要开口训斥,忽然认出这女子便是平辽侯之妻,安远将军金虞姬,是正儿八经的诰命夫人。

他暗暗替自己庆幸,若是开口了便不好收场。

再看金虞姬潮红的脸色,太监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他内心诧异:

怪哉,平辽侯昨日危在旦夕,今日为何又能行鱼水之欢,真是咄咄怪事。

仪式完毕,平辽侯令马士英送王公公回宫。

马士英这两年来和各地官吏打交道,对迎来送往早已轻车熟路。送王承恩出了太师府,一路之上,和王承恩边走边说,两人不时爆发出几声大笑,俨然一对多年未见的密友,引得周围开原将官纷纷侧目。

“听闻王公公喜爱昆曲儿,平辽侯特意托人从江南买了套戏班子”

王承恩挥手打断,对马士英道:”替咱家谢过平辽侯美意,只是圣上等着回话,咱家改日再来太师府听牡丹亭。”

说罢就要起身上轿时,马士英眼明手快,在轿帘遮挡下,飞速塞进去两张一千两的银票。

王承恩口中连连拒绝,告诉他同乡马士英“中官不得结交外臣,不可坏了朝廷规矩”。最后还是收下了。

紫禁城德政殿。

天启皇帝朱由检宣旨召见兵部侍郎李邦华、翰林院庶吉士李明睿,向两位心腹近臣询问“平贼急策”。

李邦华瞟了眼四周,见宫殿上两个殿班御史正朝三人张望。

兵部侍郎估计这御史便是刘招孙眼线,还有远处那几个贼眉鼠眼的大汉将军。

他飞速朝皇帝和庶吉士使个眼色,然后鼓足力气,用抑扬顿挫的音调叫道:

“圣上,近来陕地流贼猖獗。以臣观之,皆因陕北饥荒严重,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前日兵部接到塘报,称今年米脂、榆林、延绥三月不雨,赤地千里,春苗旱死,夏粮颗粒无收。草木尽、人相食。而官吏贪鄙收刮、催征更甚。四月初六日,白水流贼王二,聚集刁民数百”

趁着李邦华大声禀告,声音响彻整个德政殿,李明睿低声对天启道:

“皇上,臣自蒙召以来,探听刘贼底细,刘贼手下沈炼、林宇等爪牙,与倭国有仇,刘贼计划与倭国开战,就在最近。”

几名宫女朝这边望来,李邦华连忙停住说话。

李明睿高亢有力的声音还在四周回荡:

“王二纠结流贼,操刀械,以墨涂面为志。至澄城县城下,率众攻入县城,诛杀知县张斗耀”

等庶吉士念了一会儿,李邦华才压低声音继续道: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皇上不可不长虑!若放任刘贼伐倭凯旋,其声望日盛,到时行僭越篡夺之事更如虎添翼,不堪设想矣!”

十二岁的小皇帝被这话惊住,强装镇定道:

“此事重大,未可轻言。”

说到这里,朱由检伸手指了指上天,担忧道:“上天可知?”

李邦华连忙说

最新小说: 杜林日记 帝国风云 赝品太监 三国:投奔刘备,反手截胡糜夫人 大汉小吏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谍战: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红楼大贪官 父皇!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 十国江山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