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226章 老无所依

第226章 老无所依(2 / 3)

鼓鼓的,盯着碎银发呆。

沈炼敲敲桌面,伙计这才如梦初醒。

“这位小哥,我看你人不错,茶水也不错,今日高兴,这银子便赏你。我们一行是从陕西过来的药商,急着从运河南下,赶往河南,听说那边死人多,药材好卖,此地距离天津还有多远?”

伙计接过碎银,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慌不迭道:

“二、二十里,距离天津卫只有二十里。”

“你这每日在此,见的茶客不少,可知天津卫最近有甚新闻趣事?”

这茶铺地处荒野之地,平日多是些本地农户和赶路客商经过,伙计哪里见过这般大方的茶客,他眼睛眯成一条细线:

“客官您可问着了,最近这几日,天津卫刚好就有这么一桩子事儿,给您说道说道。”

伙计收了钱,也不卖关子,开门见山道:

“天津卫的吕同知,客官可曾听过?”

出乎伙计预料,沈炼竟然点了点头。

伙计满脸堆笑,压低声音道:

“客官真是见多识广,实不相瞒,这位吕同知生意做得大,可是天津卫数得着的豪富,可是啊,吕大人最近遭了灾。”

沈炼从袖中掏出包瓜子,坐在小板凳上,翘起二郎腿,一边嗑瓜子一边和伙计闲扯。

“做得什么生意?还能比天津巡抚还有钱不成?”

伙计故作神秘道:

“那客官便不知了,天津巡抚是他舅舅,小半个北直隶的私盐都是吕大人在卖,还有青楼和瓷器生意····”

沈炼哈哈大笑:

“又他妈是个舅舅,老子这几日怎么老是和舅舅过不去。”

伙计听不懂沈炼在说什么,赔笑两声,继续说道:

“前边不是说这吕大人遭灾了吗?他啊,今年秋天贩到朝鲜国仁川港的两船货,不知是丝绸还是瓷器,让一伙皮岛水寇给劫了!消息刚传回天津卫,气得吕老爷吐血呢!”

“皮岛水寇?”

伙计还要聊下去,这时沈炼对面过来一人,一把推开尖嘴猴腮的茶铺伙计,伙计破口大骂,见来人身材魁梧,面目不善,连忙换成一脸堆笑。

裴大虎看都不看伙计一眼,一屁股坐下,目光扫视几个锦衣卫,待伙计走开几步,才开口道:

“皮岛水寇,便是刘大人的水师。”

沈炼在京师当然不知道,这几个月在朝鲜,平辽侯新建的辽东水师已经过快一年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辽东水师的主要业务为假扮海盗,打劫前往朝鲜贸易的天津商船——这些商船背后的东家基本都是北直隶各地高官,非富即贵,吴阿衡他们现在做的,说白了,就是劫富济贫。

“平辽侯所图不小,连水师都有了,只是这水寇买卖,怕是做不久啊。”

沈炼啧啧称奇。

这位吕同知也是倒霉,万历四十七年让开原打劫了一次,泰昌二年又被打劫,不知这次要损失多少银子。

裴大虎回头望向远处聚集的流民,林宇捧着筐买来的蒸饼,正在给几个老弱妇孺分发。裴大虎心中暗骂,这下银子彻底没了。

这位凶悍的家丁头子难得一次流露真情,望向沈炼,表情诚挚道:

“沈百户,平辽侯做这些,都是为了他们。”

沈炼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沈某在京师见得这些惨多了,腊月间,兵马司运送尸体出城的马车,每天都有十几辆。

“大明哪里不是这样?我在镇抚司看塘报,陕西、河南闹灾的几个县,树根都吃光了,正在吃人,皇上发下去的救灾银,还没出左安门,就被内阁司礼监镇抚司分走了一半······”

沈炼神情漠然,像是在说很平常的事情。

“所以,平辽侯才要灭了这明国,换个天地,他要拯救天下百姓。沈兄弟你在京师待久了,不知道,平辽侯心心念念的都是这些穷人,他自己平日吃穿用度,怕是还比不上你的这几位手下。”

裴大虎说着,神色忽然变得严肃。

“留在开原吧,刘总兵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裴大虎望向旁边几个女眷,继续劝道:

“你杀了那么多人,朝廷不会放过你,带着老娘闯荡江湖,最后不能尽孝,何必呢?留在开原,做个大孝子。”

沈炼摇头笑道:

“谁说我要带着老娘逃难?”

裴大虎愣了片刻,沈炼接着道:

“我这次本来就要直接去倭国,怕不放心,就亲自送老娘和左光斗的女儿去开原,以后平辽侯会帮我照料她们。我和她,”

沈炼说着,指了指不远处正在朝自己张望的安南少女。

“和她一起,先去倭国看看。”

“倭国?”

裴大虎无语。

“咳咳,当然,沈某也不会白白让你们帮忙,此次回去,会送开原一份大礼。”

裴大虎连忙问道:

“什么大礼?”

沈炼微微一笑,凑到家丁头子耳边低语一番。

裴大虎听了,眼睛瞪成牛眼。

“什么?让这么多人冒险去救他?你疯了?”

沈炼正色道:

“肯定要救此人啊!你我走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红楼大贪官 赝品太监 舍弟吕奉先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烽火晋察冀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