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泪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148章 金瓶梅

第148章 金瓶梅(2 / 3)

笔。

须知,当年刘綎在西南捞银子,连万历皇帝都眼红。

更重要的是,刘招孙可以趁这次叛乱,将势力向西南扩张。

或许能以平叛名义占一块飞地。

即便不能,也会增强平辽侯在西南地区的影响,通过结交当地势力,利益交换,为将来席卷天下做好准备。

当然,所有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刘招孙须掌握一支可以战胜叛兵的强军,否则都只是妄谈。

由于更多的白杆兵被抽调去辽东,原本在天启二年爆发的奢安之乱,现在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所以他不敢有一丝懈怠拖延,必须尽快训练新军。

送走两人,刘招孙给身边几位卫兵都发了红包,勉励了大家几句。特别给那个游侠儿吴霄包了个十两银子的大红包。

上午陆陆续续又有人上门拜年。

刘招孙忍住困意,笑呵呵的迎送客人。

有些人他认识,有些则根本没见过。

“大人,康监军送礼来了。”

吴霄进来禀告。

康应乾昨夜染了风寒,今日吹不得风,派人送来贺贴和一个油纸礼包,刘招孙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

估计装了不少银子。

“还是康监军对本官好,知道本官缺钱,就送来了。”

刘招孙喜出望外,连忙拆开油纸。

一本《金瓶梅》滑落面前。

封皮写着“早生贵子”四个大字。

~~~

最后来了个本地的大户,说是辽东巡抚的表弟,刘招孙被这来头镇住,以为是来跑官的。

巡抚表弟让家仆拎来袋沉甸甸的狗头金,说是把女儿嫁给刘总兵当小妾,不要彩礼,还要给他倒贴……

后来才知道,外面传说诰命夫人不能生育,这才有人打起歪主意,张罗着给平辽侯纳妾。

刘招孙无语。

他怀疑是康应乾在背后使坏。

等打发走这些人,已是午时二刻,想起自己还没吃饭,匆匆吃了个饼子。

两个丫头补完觉,都起来了。

金虞姬跟在杨青儿后面,模仿汉地女子习俗,给官人拜年。

杨青儿像个礼仪专家,在旁边不停给金虞姬纠正。

刘招孙给两人各包了个二十两银子的大红包,够姐妹俩一年的脂粉钱了。

“官人昨夜打马吊不是输光了么?”

杨青儿满腹狐疑。

刘招孙以为她要查自己私房钱,心下大惊,连忙道:

“康监军借我了一百两,说下月还给他一百二十两,他怕本官过年没银子给属下发压岁钱。”

一妻一妾相视一笑。

夫君当是大明最穷苦的总兵官了。

“该去承恩门了,五六天没巡营,不知伤兵们怎样了,这大冷的天。”

说着便进屋找寻铠甲,杨青儿跟在后面:

“官人,俗话说,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今日便不出门了,一起在家坐着。外面不是还有邓千总他们吗?”

刘招孙已经放了七天假,不能再闲下去。

“士卒,将官心腹也。几日不见他们,本官不放心。你俩快去后厨寻些干净菜肴,用油纸包好,我带回兵营,给伤兵吃。”

杨青儿瞪夫君一眼,抱怨道。

“官人真是劳苦命!大年初一也不得闲!”

她叹息一声,转身进去。

金虞却姬站在原地:

“官人,奴家也随你去迎恩门。”

刘招孙疑惑道:

“你身子好了?”

“好了。”

“真的好了?”

金虞姬身形灵巧,柳腰摇曳着贴到刘招孙耳边,曼声低语:

“官人,那晚不是验了吗?”

刘招孙记不清那晚发生了什么,他摸了摸脑袋,半天才道:

“出去也好,天天待在家里闷得慌,把你的鳞甲穿好,还有披风也带着,城外冷的紧。”

金虞姬笑吟吟的进去了。

四人带了几包吃食,出了总兵府,沿着南北大街向瓮城走去。

街道上行人往来不绝,都在走亲访友拜年,其中有些叶赫人和蒙古人,学着汉人模样行礼。

刘招孙心中得意。

看来这以夏变夷之策,已初见成效。

外番子民仰慕大明风俗,渐渐懂得华夏礼仪。

四人边走着边说些闲话,很快便到迎恩门商业街。

有人上来向平辽侯行礼。

这些开原百姓都是些商户,有叶赫蒙古朝鲜等人,都在本城定居,家有产业。

去年十月沈阳被屠的消息,早已在开原商人中间传开。

同样是被建奴围攻,沈阳这样的大城被鞑子屠城,开原这样的小城却能屹立不倒。

大家当然知道,是谁在保护他们,保护他们的性命,保护他们的产业。

百姓们纷纷过来给刘总兵拜年,把手中的鸡蛋、糖果、茶叶塞到刘招孙怀里。

裴大虎和吴霄挡在身前,生怕有人图谋不轨。

不过任凭他们如何勇武,也挡不住热忱的百姓。

刘招孙怀里很快被塞满

最新小说: 穿成朱标后满朝文武求我别死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舍弟吕奉先 烽火晋察冀 红楼大贪官 家父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汉 赝品太监 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裂石响惊弦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